福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发展机制,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迫切需求,福州市依托“好年华聚福州”人才政策体系,推出“科技副总”与“人才飞地”两项柔性引才举措,推动外部智力资源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以柔性引才机制打破地域和体制壁垒,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科技副总”:精准对接助力产业升级
福州市实施两批“科技副总”项目,为7家企业精准匹配7位高端人才,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张子明作为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博士后工作站站长兼福州大学教研人员,带领团队推动纺织新材料研发与产品迭代,累计为企业降本3000万元,实现销售额超12亿元,荣获“2023年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章”。他牵头企业与多所高校签订横向合作项目,联合申报各级科技计划,搭建起校企深度对接的桥梁。华侨大学易定容博士加盟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后,助力企业在精密光学元件设计与开发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企业现已建成年产精密光学元件5000万片、高清镜头1000万颗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为福州高端光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人才飞地”:跨域布局激活创新资源
福州市突破地域限制,将市外控股研发机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纳入“人才飞地”支持范围,已有8家企业成功入选,覆盖软件信息、绿色经济、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福建福昕软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福昕创新实验室,攻克PDF智能处理多项核心技术,实现复杂版式文档高效解析与编辑优化,相关技术应用于多款产品,助推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提升。福建左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共建创新联合体,引入数字化转型前沿经验,推动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助力企业向“产业化数据服务商”转型,为福州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科技副总”与“人才飞地”通过柔性引才机制,有效破解区域高端人才短缺难题,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福州经验表明,各地可结合产业实际,通过项目合作、平台共建等模式吸引人才参与地方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福州市将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汇聚更多优秀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强劲智力引擎。